1.唐詩宋詞三百首全集
宋詞鑒賞辭典.txt
唐詩鑒賞大典.txt
求點贊!!
節選:
竹里館
王維
獨坐幽篁里,
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
王維詩鑒賞
《竹里館》描寫在遠離人煙的竹林深處詩人所感受到的天然樂趣。詩人獨自一人,盡情地彈琴,時而發出長嘯。在這幽靜的竹林里,沒有別人知道詩人的存在,只有天上的明月,將它皎潔的光輝透過竹葉射進來,灑落在詩人身上,給予詩人深情的慰藉。
這首詩也采用動靜相襯的手法寫景抒情。首句寫靜境,次句寫動境,三四句也是一靜一動,而愈見動中之靜。與《鹿柴》、《欒家瀨》等篇不同的是,本篇不著意寫景,側重寫人,而且是描繪詩人的自我形象。
詩中以具有典型特征的清幽的月夜竹林為背景,將外物—— 幽篁、深林、明月與人的活動—— 獨坐、彈琴、長嘯有機地融合起來,傳達出詩人超然物外、瀟灑絕塵、悠然自得的情懷。尤其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兩句,照應首句“獨坐”二字,表現出了詩人與明月相親相愛、肝膽相照的關系,同時也反襯了人世的冷漠。詩人與自然身心交融,合為一體,這就啟迪我們:要擺脫塵憂俗慮,進入禪宗所推揚的“無念為宗”的心空之境,只能到清凈幽美的大自然中去尋。意蘊深奇,語言淺易,可以說是妙絕天成的佳句。
日本漢詩學者前野直彬、石川忠久精細地指出:
這首詩的前兩句,暗用了魏晉之際詩人阮籍聞“蘇門之嘯”的故事和阮籍《詠懷詩》中的“起坐彈鳴琴”句意。并指出:詩人王維獨坐幽篁里悠然彈琴,自得其樂,也很象陶潛。只不過陶潛彈的是無弦琴,而王維彈的則是有弦琴。《世說新語·棲逸》載有阮籍訪蘇門山隱者孫登,驚聞孫登長嘯之聲震蕩山谷的故事。
詩中表達了王維對阮籍、陶潛的欽慕。他們還認為:
“結句還暗示著時間的變化過程。很可能詩人從白天就坐在竹林里享受那幽靜的樂趣,一直坐到日暮圓月升空以后。全詩二十個字,描繪了一個高深莫測的天地。”(《中國古詩名篇鑒賞辭典》),詩中寫人物活動,也只用六個字組成三個詞,就是:“獨坐”、“彈琴”、“長嘯”。對人物,既沒有描繪其彈奏舒嘯之狀,也沒有表達其喜怒哀樂之情;對琴音與嘯聲,更沒有花任何筆墨寫出其音調與聲情。
表面看來,四句詩的用字造語都是平平無奇的。
但四句詩合起來,卻妙諦自成,境界自出,蘊含著一種特殊的藝術魅力。作為王維《輞川集》中的一首名作,它的妙處在于其所顯示的是那樣一個令人自然而然為之吸引的意境。它不以字句取勝,而從整體見美。
它的美在神不在貌,領略和欣賞它的美,也應當遺貌取神,而其神是包孕在意境之中的。就意境而言,它不僅如施補華所說,給人以“清幽絕俗”(《峴傭說詩》)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凈,在其間彈琴長嘯之人是如此安閑自得,塵慮皆空,外景與內情是抿合無間、融為一體的。而在語言上則從自然中見至味、從平淡中見高韻。它的以自然、平淡為特征的風格美又與它的意境美起了相輔相成的作用。
2.宋詞三百首字數少20到30個字,拜托,各位美女,帥哥們回答回答呀
白居易《憶江南》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周晴川 《十六字令》
眠,
月影穿窗白玉錢。
無人弄,
移過枕函邊。
李煜《望江南》
多少恨,
昨夜夢魂中。
還似舊時游上苑,
車如流水馬如龍,
花月正春風。
李清照《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
3.《宋詞三百首》收錄哪些內容
《宋詞三百首》是一部精簡的宋詞選 集。
編者朱孝臧(1857~1931年),一名祖 謀,字古微,號漚尹,又號疆村,浙江歸 安人。他歷任侍講學士、禮部侍郎、廣東學 政,后辭官游覽名山大川,吟詠自遣。
朱孝 臧早年以詩名,終棄詩而專攻詞,著有詞 集《疆村語業》2卷,收人《疆村遺書》。《宋詞三百首》是他纂輯的一部不朽的詞 集,共選兩宋79家詞人283首詞,而且兩宋 并重。
所選詞人不局限于名家,只要文筆出 眾,即使是無名小卒亦能人選。故而,該集 幾乎涵蓋了宋代所有著名詞作家,其中選詞 10首以上的是:吳文英25首、周邦彥22首、姜夔17首、晏幾道15首、辛棄疾12首、晏殊 11首、賀鑄11首、蘇軾10首。
作者對這些詞作家按帝王、文士、女流編排,以天然渾成 為主旨,尤為精粹。這部詞集所選詞作的難 易程度有一定梯度,便于初學者理解和提高。
4.唐詩宋詞三百首還有作者以及朝代
感遇之一張九齡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李白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
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西施詠王維艷色天下重,西施寧久微。朝為越溪女,暮作吳宮妃。
賤日豈殊眾,貴來方悟稀。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羅衣。
君寵益嬌態,君憐無是非。當時浣紗伴,莫得同車歸。
持謝鄰家子,效顰安可希!宿王昌齡隱居常建清溪深不測,隱處唯孤云。松際露微月,清光猶為君。
茅亭宿花影,藥院滋苔紋。余亦謝時去,西山鸞鶴群。
(一) 將進酒 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二)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三)回鄉偶書 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未改鬢毛催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聞客從何處來 (四)長干曲 崔顥 “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
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 家臨九江水,來去九江側。
同是長干人,生小不相識。” (五)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七)相思 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勸君多采擷(XIE)(第二聲),此物最相思。
(八)渡桑乾 賈島 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無端更渡桑乾水,卻望并州是故鄉 (九)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
若為化得身千億,散向峰頭望故鄉。 (十)秋思 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十一)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十二)天凈沙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十三)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十四)長相思 白居易 汴水流,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十五)長相思 李煜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鞠花開,鞠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閑。
(十六)《虞美人》 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多少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水調歌頭 蘇軾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 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 低綺戶, 照無眠。
不應有恨, 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秋暮西歸途中書情 白居易 耿耿旅燈下,愁多常少眠。
思鄉貴早發,發在雞鳴前。 九月草木落,平蕪連遠山。
秋陰和曙色,萬木蒼蒼然。 去秋偶東游,今秋始西旋。
馬瘦衣裳破,別家來二年。 憶歸復愁歸,歸無一囊錢。
心雖非蘭膏,安得不自然。 江外思鄉 韋莊 年年春日異鄉悲,杜曲黃鶯可得知。
更被夕陽江岸上,斷腸煙柳一絲絲。 琴歌二首 司馬相如 鳳兮鳳兮歸故鄉,遨游四海求其皇。
時未遇兮無所將,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艷淑女在閨房,室邇人遐毒我腸。 何緣交頸為鴛鴦,胡頡頏兮共翱翔! 皇兮皇兮從我棲,得托孳尾永為妃。
交情通意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 雙翼俱起翻高飛,無感我思使余悲。 初入峽苦風寄故鄉親友 陳子昂 故鄉今日友。
歡會坐應同。 寧知巴峽路。
辛苦石尤風。 雁 杜牧 萬里銜蘆別故鄉,雪飛雨宿向瀟湘。
數聲孤枕堪垂淚,幾處高樓欲斷腸。 度日翩翩斜避影,臨風一一直成行。
年年辛苦來衡岳,羽翼摧殘隴塞霜。 游秋浦白苛陂二首 李白 何處夜行好,月明白笴陂。
山光搖積雪,猿影掛寒枝。 但恐佳景晚,小令歸棹移。
人來有清興,及此有相思。 白笴夜長嘯,爽然溪谷寒。
魚龍動陂水,處處生波瀾。 天借一明月,飛來碧云端。
故鄉不可見,腸斷正西看。 滯雨 李商隱 滯雨長安夜, 殘燈獨客愁。
故鄉云水地, 歸夢不宜秋。 中春登樓 劉兼 金杯不以滌愁腸,江郡芳時憶故鄉。
兩岸煙花春富貴, 一樓風月夜凄涼。王章莫恥牛衣淚,潘岳休驚鶴鬢霜。
歸去蓮花歸未得,白云深處有茅堂。 古今通塞莫咨嗟,謾把霜髯敵歲。
5.詩詞300首
最低0.27元/天開通百度文庫會員,可在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原發布者:蝶念花63 《春曉》作者:孟浩然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鹿柴》作者:王維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影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相思》作者:王維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雜詩》作者:王維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終南望余雪》作者:祖詠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靜夜思》作者: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登鸛雀樓》作者:王之渙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江雪》作者: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登樂游原》作者:李商隱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彈琴》作者:劉長卿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八陣圖》作者:杜甫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遣恨失吞吳。
《草》作者:白居易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游子吟》作者:孟郊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關山月》作者:李白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望月懷遠》作者: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