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宋詞人姜夔的名句有哪些 姜夔是什么派詞人
姜夔屬于婉約派,但詞界也認為其詞風已經脫離了婉約,可以自成“清雅派”、“格律派” 姜夔今存詞八十多首,多為記游、詠物和抒寫個人身世、離別相思之作,偶然也流露出對于時事的感慨。
其詞情意真摯,格律嚴密,語言華美,風格清幽冷雋,有以瘦硬清剛之筆調矯婉約詞媚無力之意。 代表作《揚州慢·淮左名都》、《暗香·舊時月色》、《疏影·苔枝綴玉》 名句: 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
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人間別久不成悲,兩處沉吟各自知。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 姜夔(kuí) (1154-1221),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
南宋文學家、音樂家。 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
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后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
姜夔詞題材廣泛,有感時、抒懷、詠物、戀情、寫景、記游、節序、交游、酬贈等。他在詞中抒發了自己雖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國的感時傷世的思想,描寫了自己漂泊的羈旅生活,抒發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場失意的苦悶心情,以及超凡脫俗、飄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鶴般的個性。
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馬塍。有《白石道人詩集》《白石道人歌曲》《續書譜》《絳帖平》等書傳世。
2.點絳唇姜夔名句
點絳唇·燕雁無心
宋.姜夔
燕雁③無心,太湖④西畔隨云去。數峰清苦,商略⑤黃昏雨。
第四橋⑥邊,擬共天隨⑦住。今何許⑧?憑闌懷古,殘柳參差舞。
注釋
①丁未: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
②吳松:即今吳縣,屬江蘇省。
③燕雁:指北方幽燕一帶的鴻雁。
④太湖:江蘇南境的大湖泊。
⑤商略:商量、醞釀。
⑥第四橋:即吳松城外的甘泉橋。
⑦天隨:唐代陸龜蒙,自號天隨子。
⑧何許:何處,何時。
譯文
大雁和小燕似乎無心賞景,從太湖西畔隨著飄忽不定的流云向天邊飛去。只留下幾座孤峰,默然中又仿佛在互相低語:黃昏時將下大雨。
本打算留在甘泉橋畔,與唐人陸龜蒙相伴同住。但如今又怎么樣呢?憑欄懷古,只看見殘敗的楊柳上下飄舞。
賞析
此詞為作者自湖州往蘇州,道經吳松所作。乃小令中之名篇。雖只41字,卻深刻地傳出了姜夔“過吳松”時“憑欄懷古”的心情。上片寫景。“燕雁”、“數峰”,不僅寫景狀物出色,且用擬人化手法,使靜物飛動,向為讀者稱贊。下片因地懷古。“殘柳參差舞”,使無情物,著有情色,道出了無限滄桑之感。全詞委婉含蓄,引人遐想。
3.姜夔的《疏影》中的名句是
1、最有名的句子是“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2、欣賞:
這幾句是叮嚀口吻:等到梅花落盡,枝頭上就看不見它了。假如要尋覓它的痕跡,那只有到小窗上的橫幅之中──畫著梅花的畫圖,細細欣賞它那幽艷的豐姿了。
夏承燾《姜白石詞編年箋校》曰:“《唐摭言》卷十載崔櫓《梅花》詩:‘初開已入雕梁畫,未落先愁玉笛吹。’姜詞數句,似衍此二語。”唐圭璋先生也云:“‘等憑時’數句,用崔櫓詩,言幽香難覓,惟余幻影在橫幅之上,語見沉痛。”這里雖用崔櫓詩意而有創新。細揣之下闋口氣,梅花尚未凋謝。詞人因愛之切,遂一再叮嚀,不要使它飄零。叮嚀誰呢?不是別人,正是叮嚀詞人自己,要珍惜之。
3、原詩全文:
疏影·苔枝綴玉
宋代:姜夔
辛亥之冬,余載雪詣石湖。止既月,授簡索句,且征新聲,作此兩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習之,音節諧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
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里,飛近蛾綠。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4.南宋詞人姜夔的名句有哪些姜夔是什么派詞人
姜夔(kuí)南宋文學家、音樂家。
姜夔今存詞八十多首,多為記游、詠物和抒寫個人身世、離別相思之作,偶然也流露出對于時事的感慨。其詞情意真摯,格律嚴密,語言華美,風格清幽冷雋,有以瘦硬清剛之筆調矯婉約詞媚無力之意。
代表作《暗香·舊時月色》、《疏影·苔枝綴玉》,借詠嘆梅花,感傷身世,抒發郁郁不平之情。其《揚州慢·淮左名都》是較有現實內容之作,它通過描繪金兵洗劫后揚州的殘破景象,表現對南宋衰亡局面的傷悼和對金兵暴行的憎恨。
詞中“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幾句頗受人們稱道。
姜夔是與辛棄疾并峙的詞壇領袖,在文學史上有杰出的地位。浙西派詞人把他奉為宋詞中的第一作家,比為詞中老杜。
——常識人物篇。
5.求宋詞中的 千古名句.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歐陽修《蝶戀花》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戀花》
望處雨收云斷,憑欄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蕭疏,堪動宋玉悲涼。水風輕、蘋花漸老;月露冷、梧葉飄黃。遣情傷,故人何在?煙水茫茫。 難忘,文期酒會,幾孤風月,屢變星霜。海闊山遙,未知何處是瀟湘?念雙燕、難憑音信;指暮天、空識歸航。黯相望,斷鴻聲里,立盡斜陽。柳永《玉胡蝶》
漏箭移,稍覺輕寒,漸嗚咽、畫角數聲殘。對閑窗畔,停燈向曉,抱影無眠。柳永《戚氏》
欲將沉醉換悲涼,清歌莫斷腸。晏幾道《阮郎歸》
春日游,杏花吹滿頭。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
昔日種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凄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拼今生、對花對酒,為伊落淚。(周邦彥《解連環》)
去意徊徨,別語愁難聽。(周邦彥《蝶戀花》)
兩地離愁,一尊芳酒凄涼,危闌倚遍。蔡伸《蘇武慢》
如今風雨西樓夜,不聽清歌也淚垂。周紫芝《鷓鴣天》
柳鎖鶯魂,花翻蝶夢,自知愁染潘郎。輕衫未攬,猶將淚點偷藏。忘前事,怯流光。早春窺、酥雨池塘。向消凝里,梅開半面,情滿徐妝。史達祖《夜合花》
可惜東風,將恨與閑花俱謝。史達祖《三姝媚》
少年自負凌云筆,到而今春華落盡,滿懷蕭瑟。劉克莊《賀新郎》
易挑錦婦機中字,難得玉人心下事。男兒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橋畔淚。劉克莊《木蘭花》
載酒買花年少事,渾不似、舊心情。盧祖皋《江城子》
離腸未語先斷,算猶有憑高望眼。更那堪衰草連天,飛梅弄晚。盧祖皋《宴清都》
生怕倚闌干,閣下溪聲閣外山。惟有舊時山共水,依然,暮雨朝云去不還。潘方《南鄉子》
故人樓上,憑誰指與,芳草斜陽?吳文英《夜合花》
門隔花深舊夢游,夕陽無語燕歸愁,玉纖香動小簾鉤。落絮無聲春墮淚,行云有影月含羞,東風臨夜冷于秋。吳文英《浣溪沙》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與黃昏。欲共柳花低訴。怕柳花輕薄,不解傷春。念楚鄉旅宿,柔情別緒,誰與溫存?黃孝邁《湘春夜月》
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猶在,亂山深處,寂寞溪橋畔。黃公紹《青玉案》
最關情、折盡梅花,難寄相思。周密《高陽臺》
天涯倦旅,此時心事良苦。只愁重灑西州淚,問杜曲人家在否?恐翠袖天寒,猶倚梅花那樹。張炎《月下笛》
昔日種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凄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拼今生、對花對酒,為伊落淚。(周邦彥《解連環》) 去意徊徨,別語愁難聽。(周邦彥《蝶戀花》) 兩地離愁,一尊芳酒凄涼,危闌倚遍。蔡伸《蘇武慢》 如今風雨西樓夜,不聽清歌也淚垂。周紫芝《鷓鴣天》 柳鎖鶯魂,花翻蝶夢,自知愁染潘郎。輕衫未攬,猶將淚點偷藏。忘前事,怯流光。早春窺、酥雨池塘。向消凝里,梅開半面,情滿徐妝。史達祖《夜合花》 可惜東風,將恨與閑花俱謝。史達祖《三姝媚》 少年自負凌云筆,到而今春華落盡,滿懷蕭瑟。劉克莊《賀新郎》 易挑錦婦機中字,難得玉人心下事。男兒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橋畔淚。劉克莊《木蘭花》 載酒買花年少事,渾不似、舊心情。盧祖皋《江城子》 離腸未語先斷,算猶有憑高望眼。更那堪衰草連天,飛梅弄晚。盧祖皋《宴清都》 生怕倚闌干,閣下溪聲閣外山。惟有舊時山共水,依然,暮雨朝云去不還。潘方《南鄉子》 故人樓上,憑誰指與,芳草斜陽?吳文英《夜合花》 門隔花深舊夢游,夕陽無語燕歸愁,玉纖香動小簾鉤。落絮無聲春墮淚,行云有影月含羞,東風臨夜冷于秋。吳文英《浣溪沙》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與黃昏。欲共柳花低訴。怕柳花輕薄,不解傷春。念楚鄉旅宿,柔情別緒,誰與溫存?黃孝邁《湘春夜月》 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猶在,亂山深處,寂寞溪橋畔。黃公紹《青玉案》 最關情、折盡梅花,難寄相思。周密《高陽臺》
6.姜夔的《疏影》中的名句是
1、最有名的句子是“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2、欣賞:這幾句是叮嚀口吻:等到梅花落盡,枝頭上就看不見它了。假如要尋覓它的痕跡,那只有到小窗上的橫幅之中──畫著梅花的畫圖,細細欣賞它那幽艷的豐姿了。
夏承燾《姜白石詞編年箋校》曰:“《唐摭言》卷十載崔櫓《梅花》詩:‘初開已入雕梁畫,未落先愁玉笛吹。’姜詞數句,似衍此二語。”
唐圭璋先生也云:“‘等憑時’數句,用崔櫓詩,言幽香難覓,惟余幻影在橫幅之上,語見沉痛。”這里雖用崔櫓詩意而有創新。
細揣之下闋口氣,梅花尚未凋謝。詞人因愛之切,遂一再叮嚀,不要使它飄零。
叮嚀誰呢?不是別人,正是叮嚀詞人自己,要珍惜之。3、原詩全文:疏影·苔枝綴玉宋代:姜夔辛亥之冬,余載雪詣石湖。
止既月,授簡索句,且征新聲,作此兩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習之,音節諧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客里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
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里,飛近蛾綠。
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
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7.姜夔的詩詞全集姜夔的詩詞有哪些
揚州慢·淮左名都宋代:姜夔淳熙丙申至日,予過維揚。
夜雪初霽,薺麥彌望。入其城,則四顧蕭條,寒水自碧,暮色漸起,戍角悲吟。
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巖老人以為有“黍離”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
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
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點絳唇·丁未冬過吳松作宋代:姜夔燕雁無心,太湖西畔隨云去。數峰清苦。
商略黃昏雨。 第四橋邊,擬共天隨住。
今何許。憑闌懷古。
殘柳參差舞。暗香·舊時月色宋代:姜夔辛亥之冬,余載雪詣石湖。
止既月,授簡索句,且征新聲,作此兩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習之,音節諧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
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
江國,正寂寂,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
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鷓鴣天·元夕有所夢宋代:姜夔肥水東流無盡期。
當初不合種相思。夢中未比丹青見,暗里忽驚山鳥啼。
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
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沉 通:沈)踏莎行·自沔東來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夢而作宋代:姜夔燕燕輕盈,鶯鶯嬌軟,分明又向華胥見。
夜長爭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別后書辭,別時針線,離魂暗逐郎行遠。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
8.姜夔最著名的詠物詞是什么
暗香 辛亥之冬,予載雪詣石湖。
止既月,授簡索句,且征新聲,作此兩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奴隸習之,音節諧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江國,正寂寂。
嘆奇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
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疏影 姜夔 辛亥之冬,予載雪詣石湖。
止既月,授簡索句,且征新聲,作此兩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奴隸習之,音節諧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億、江南江北。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
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里,飛近蛾綠。
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
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暗香》、《疏影》是文學史上著名的詠物詞,曾被譽為姜夔詞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關于這兩首詞的題旨,過去有許多說法,但都難以指實。實際上,這兩首詞只不過是借物詠懷、即景言情的抒情詩,寫的是作者所見所感,寄寓個人身世飄零和昔盛今衰的慨嘆。
古代詠梅的詩詞很多。但是,正如張炎在《詞源》中所說:"詩之賦梅,唯和靖(林逋)一聯(指"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而已,世非無詩,無能與之齊驅耳。
詞之賦梅,唯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無古人,后無來者,自立新意,真為絕唱。"張炎對林逋的《山園小梅》和姜夔《暗香》、《疏影》的評價是很高的。
姜夔這兩首詞并不一定有什么重大社會價值,但它卻能從現實的官感中引起詩興,摘林逋著名詩句為詞牌名,適當地提煉和化用某些與梅花有關的典故,并由此生發開去,立意超拔,另創新機,構思綿密,錯綜回環。而且能自度新曲,叮當成韻,鑄詞造句,意到語工,麗而不淫,雅而不澀,在藝術上確有獨到之處。
對這兩首詞揚之太高固然不當,抑之太下,恐亦非是。《暗香》一詞,以梅花為線索,通過回憶對比,抒寫作者今昔之變和盛衰之感。
全詞可分為六層。上片,開篇至"不管清寒與攀摘"五句為第一層,從月下梅邊吹笛引起對往事的回憶。
那時,作者同美人在一起,折梅相贈,賦詩言情,境界何等幽雅,生活何等美滿!對未來充滿了希望?quot;何遜而今漸老"兩句,筆鋒陡轉,境界突變,作者年華已逝,詩情銳減,面對紅梅,再雉有當年那種春風得意的詞筆了。正如作者所說:"才因老盡,秀句君休覓"(《驀山溪》)。
與上五句相比,境界何等衰颯。這是第二層。
從"但怪得"至上片結尾為第三層。這兩句點題,寫花木無知,多情依舊,把清冷的幽香照例送入詞人的室內,浸透著周圍的一切,盡管你"忘卻春風詞筆",卻仍免不了撩起深長的情思,引起詞人的詩興。
下片承此申寫身世之感。從"江國"到"紅萼無言耿相憶"是第四層,感情曲折細膩而又富于變化。
換頭,敘寫獨處異鄉,空前冷清寂寞,內心情感波瀾起伏:先是想折梅投贈,卻又怕水遠山遙,風雪隔阻,難以寄到;次想借酒澆愁,但面對盈盈翠盞,反而是"酒未到,先成淚";最后,作者想從窗外紅梅身上來尋求寄托并據以排遣胸中的別恨,然而引起的卻是更加使人難以忘情的回憶。些少六句,三致意焉。
"長憶曾攜手處"兩句,是第五層,其中"千樹壓西湖寒碧"是詞中的名句,境界幽美,詞語精工,冷峻之中透露出熱烈的氣氛。這是前句"憶"字的具體發揮。
這兩句說明詞人最難忘情的是西湖孤山的紅梅,它傲雪迎霜,幽香襲人,壓倒了凜冽的冬寒,似乎帶來了春天的信息。當?quot;攜手共游",何等愜意!詞脈發展至此,終于形成高潮。
結尾兩句又是一層,詞筆頓時跌落,終于又出現了萬花紛謝的肅殺景象。"何時見得"一句埋伏下許多情思,引起無限懸念。
這首詞構思綿密,自出機抒。詞的創作雖與林逋《山園小梅》有關,但其境界卻遠遠超林逋的詩作,與陸游的《卜算子·詠梅》也不相類。
林詩"曲盡梅之體態"(見司馬光《溫公詩話》),陸詞借梅比喻詩人的品德,姜夔這首詞卻織進了個人身世盛衰之感。但寫法上卻"不即不離",看上去,似詠梅而實際并非詠梅,非詠梅而又句句與梅密切相關。
正如張炎《詞源》所說?quot;所詠了然在目,且不留滯于物。"姜夔詞的"清空"也正表現在這里。
其次是,對比照應,似縱旋收。作者本來以梅花為線索來抒寫個人身世之感,但他善于把今昔盛衰之情捏在一起,在對比中交替進行,給人以強烈印象。
如第一層寫的是昔盛,第二層便接寫今衰;第五層寫昔盛,六層又以今衰作結。這二者形成強烈對照,境況十分鮮明。
再次是,抒情寫意,曲折盡致。這是一首抒情詞,側重于敘寫詞人激烈起伏的內心活動。
以第四層為例,短短六句,卻有三次轉折,感情上的波瀾回蕩被表現得淋漓盡致。最后是音節諧婉,字句精工。
《暗香》、《疏影》與《揚州慢》一樣,前無古人,純屬自創。這兩首詞經過歌伎演唱的實際檢驗,作者自認為"音節諧婉"。
當時曲譜,今已。